
央视新闻:连日阴雨天气,对山东省多地秋粮烘干作业造成影响。为了及时烘干和储存农民收获的玉米,避免因霉变造成的损失,山东省各地建立了合作社粮食烘干中心,按时段、分类为农民批量提供秋粮烘干服务,减少了农民因连续阴雨天气造成的粮食损失。在祖城市庆丰农机服务合作社的粮食烘干厂,烘干机轰鸣,玉米粒通过传送带进入分级机。除去玉米芯等杂质后,由传送带连续送至干燥塔,在棒温下循环干燥,然后入库。将单粒玉米的含水量从30%以上降低到14%以下,从装载到入库仅需15小时左右。沙襄汾恩西省:机器人和工人一起安全收割玉米并将其存放在仓库中。近期,山西省襄汾县玉米进入重要收获期。当地,他们正在利用间歇性降雨,利用履带式收割机进行收割作业,确保秋收顺利进行。襄汾县56万亩玉米进入关键收获期。然而,最近的降雨导致田间土壤湿度增加,导致轮式收割机无法进入田间。为了确保秋粮丰收顺利,当地农民使用履带式收割机进行快速收割作业,确保每一粒成熟的秋粮都被一粒粒采摘下来。与此同时,当地党员和志愿者深入玉米地,为种植面积小、田地涝的农户帮助农民进行手工收割。截至目前,襄汾县56万亩玉米已收获18万亩,剩余的38万英亩土地也正在收获中。同时,当地政府启动“三秋”应急预案,公布采摘人员信息,启动大中型晒晒站,确保粮食安全储存。安徽宿州:趁着降雨停歇,百万亩玉米日夜收割。目前,黄花海地区正利用降雨间歇期进行秋粮收获。在位于安徽省北部的夏县或苏州市,超过100万亩玉米日夜耕作,自主收获。现在怎么样了?我们来看看记者提交的报道。晚上8点左右,记者在邵县六岛市的一片玉米田里看到,收割机还在田间忙碌着。田地旁边配备了便携式灯和探照灯的无人机照亮了工作环境采摘工人整夜收割。然而10月17日的暴雨再次扰乱了许多农民的收割作业。 18日晚,记者探访一片尚未收割的玉米田,但地面泥泞不堪,即使雨停了,机械也无法进入田间作业。目前,萧县共配备玉米收获机2817台,其中履带式收获机401台。当地还组织成立了28支应急采收服务队参与采收。当地玉米收获即将结束。安徽宿州:玉米面临霉变风险。旱塔城粮食“应急站”已收获玉米,但由于阴雨天气,收获的玉米水分超标,面临霉菌生长风险。如今,全国各地的粮食烘干塔已成为不少农民解决粮食湿问题的“急救站”。入夜,苏州萧县的烘干公司灯火通明,热闹非凡。一位公司代表告诉记者,9月份以后:当晚秋收割开始时,烘干机进入“连续轮换”的负荷配合模式。农民运来的玉米首先要经过“实物检验”,检查其水分含量。这样可以对水分含量相似的玉米进行批量加工,并确保干燥均匀。分离出杂质后,金黄色的玉米通过传送带,“爬”到干燥塔的顶部。干燥塔内部就像一个巨大的热风桑拿房。该塔有四层,每层连接三根圆管,向每层提供一定温度的热空气。从玉米的最表层开始,玉米一层层落下,继续用热风脱水。一旦到达底层,您将需要一个风扇来冷却谷物。据悉,为今年秋收,安徽省投资烘干设备2万余台,24小时运行,日烘干能力70万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