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楚网(湖北日报)(通讯员 于冰杰 黄天)10月31日上午,江华人才选拔第三阶段“老少情侣训练营”在武汉市青山区江华村街116号社区活动大厅正式开赛。来自不同社区的十二对男女老少准时到来,以“老带老、年轻学老”的独特形式,带来了精心准备的故事、物品和想法,为观众开启了一场原创的代际对话,让“英雄城市先锋有我”的精神在互动和共鸣中生根发芽。
汇报会上,12个小组围绕传承党史、创新党建、区域共治、诚信文化、志愿工作、军队初心六大主题进行了汇报。他们生动地诠释了“传承前行”的示范效应体验+创新实践”采用生动实例、实物展示、互动问答等丰富形式。
111社区的付盛业、龙文义跨越时空,讲述了“头上套袋子,扔进千度熔炉”的钢铁时代,以及“沿着‘思想政治大路’走网”的现代实践。 116社区的刘碧华、高子静以舞蹈和古筝为手段,保护红色文化的“根”和“魂”。 121社区的李云洲、潘娜生动地讲述了自己办黑板报的经历,并表示:“创新并不是放弃传统,而是用当时的语言重述老故事。” 118号社区退伍博士徐清娥和年轻退伍军人舒勇将在部队中培养的坚强性格带到社区活动中,展现了军人“退伍不老”的本色。宋实来自青翠园社区的安和刘义成用不同的工具传达了同一个志愿服务的初衷。 120社区的阮庆才和田丽娟在后台的小茶馆里进行了热烈的交谈。 117小号社区的杨万真先生、彭林先生,畅谈社区治理的朴实与初心。114社区的季道道、钱斯凯通过科学的解读,让年轻人“假装玩”剪纸。武汉木雕非遗传承人张静及其弟子詹书元,共同讲述木雕文化传承中的诚信与创新。114社区的卢志贵先生、叶子先生119社区以问答的形式揭开了党的创新建设密码。
活动互动热烈。有观众提出邻里噪音调解问题,北苑社区的佘春联先生和冯立军先生各界根据“老经验、新办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110社区大会后,围绕“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最大障碍及其解决方案”和“志愿服务与新就业形态结合的路径”的讨论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共鸣。老党员的人生经历与年轻党员的创新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每个话题都展现出独特的代际魅力。
此次活动不仅培养了一批值得信赖、好学的先锋模范,也架起了一代又一代人沟通的桥梁。老党员汲取实践经验、传承初心,青年人以创新活力夯实传承,形成了“长辈教年轻人传承经验、年轻人学习勇担当”的良好氛围。在下一步,江华村将把12组男女老少纳入“江华人才库”,实行动态管理。同时,公关事例将纳入“江华公关资源库”,发挥“上接下扎根”的榜样力量,将这一举措代代相传。他的温暖和责任感是治理和社区信任的持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