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少雨少雪的干燥天气。许多地方都会产生静电。我们来看看未来三天哪些地方产生的静电最多。
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容易产生静电。
超过15个州面临“崩溃”高风险
在干燥的气候下更容易产生静电。从今天起三天,我国将几乎不会下雨或下雪。除北方外,长江以南及华南多地同期也出现异常干旱的天气。从全国静电指数图可以看出,11月20日至22日,我国大部分地区静电指数较高,北京、天津、河北等超过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静电产生量下降。离子区。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干燥,造成静电大范围传播。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内蒙古西北部、中中部地区、辽宁、京津冀、山西和西藏大部分地区,相对湿度低于30%,静电风险增大。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及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是静电潜在地区。
静电从哪里来?
秋冬季节由于天气干燥,更容易产生静电。
静电并非来自人体,而是来自人移动时产生的摩擦。当空气干燥时,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冬季空气湿度急剧下降当环境湿度低于30%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难以传导电荷。静电很容易消散,大量残留在物体表面和人体内部。似乎到处都有收费:门把手、楼梯栏杆、毛衣、头发。
静电电压可达数千伏。
不过,它基本上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
静态电压可达数千伏。当静电电压达到2000伏时,你的手指就会感觉到。超过3000伏时,会产生火花,手指有针刺的感觉。如果电压超过 7,000 伏,您就会触电。静电虽然看上去电压很高,但摩擦起电发生的时间很短,产生的电流也很小,所以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危险。
降低静电风险。
基本原则是“预防”和“消除”。为了避免“收费”,您需要做两件事。首先是从源头“防止静电过度积聚”,例如增加空气湿度、给皮肤保湿等。亲,并选择不易产生静电的面料。大多数羊毛衫、羽绒服和抓绒夹克都是由产生静电的材料制成的。如果你想避免静电,请穿棉质衣服。
二是“及时传输积累的静电”。例如,可以通过触摸墙壁来“放电”,将静电穿过墙壁引入地板。此外,小型金属物体可用于卸载带电物品,从而降低接触风险。